刘岸殊
威茨1934年2月15日生于瑞士北部离苏黎世不远的温特图尔 (Winterthur),其父瓦尔特是一位地理学教授。
威茨小时就喜欢动手动脑,他的最大爱好就是组装飞机模型。中学毕业以后,威茨进入在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很有名的苏黎世工学院(ETH),1958年取得学士学位。之后他到加拿大的莱维大学深造(Laval是和加拿大名城魁北克隔圣劳伦斯河相望的一座城市),于1960年取得硕士学位。之后他又一次迁移到美国加州,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学成以后,威茨受聘到斯坦福大学刚刚成立的计算机科学系工作。著名的斯坦福大学门槛极高,怎么会看中这个来自欧洲小国的毛头小伙子呢?原来在50 年代末、60年代初,威茨的计算机经验和成就相当显赫:在苏黎世工学院时,瑞士的计算机先驱斯帕塞(A.P.Speiser,他曾经出任IFIP的**) 曾经给威茨上过有关计算机的课程,也曾经用过由斯帕塞开发的计算机ERMETH;在莱维大学时,威茨学了数值分析,上过AlvacⅢE计算机;在伯克利时,威茨先是有一台Bendix G-15计算机可用,后来又参加了为IBM 704开发NELIAC语言编译器的科研小组(NELIAC是一个类似于Algol 58的语言)。威茨在撰写博士论文时,Algol 60报告已经发表。Algol 60是第一个清晰定义的语言,其语法是用严格公式化的方法说明的。但当时已有一些学者认识到,清晰的规格说明对于可靠而有效的实现是必需的,但还不够。Algol 60报告中还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威茨在和Algol的设计者之一冯·维京格藤(Andrian van Wijngaarden)多次接触和讨论以后,决定对Algol 60做进一步改进,并以此为自己的博士论文课题。这就诞生了由威茨所设计的第一个语言Euler。Euler虽然在实用性上考虑并不很周到,但在学术上却非常优美,为编译器的系统设计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凡是学过一点计算机的人大概都知道“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这一著名公式。提出这一公式并以此作为其一本专著书名的瑞士计算机科学家尼克劳斯·威茨(Niklaus Wirth)于1984 年获得了图灵奖。这是瑞士学者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当然了,看完上述的分析觉得还不够尽兴的话,也可以再看看大家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险的收益评测,再下投保结论:
想买大家养老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险?看完它的保障和收益再说weixin.qq.275.com

全网同号:留学查一查,欢迎搜索!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留学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
05-20
-
05-15
-
05-21
-
01-24
-
05-15
-
05-06
-
03-05
-
03-11
-
05-22
-
04-09
-
02-21
-
01-27
-
03-06
-
02-21
-
02-26
最新问题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
-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