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问答

清华大学的创始人是司徒雷登吗

提问:留学那点儿事   分类:精选问答
优质回答

留学那点儿事

他是“百年清华”的奠基者。

他一生没有子嗣,生前留下遗言:不留私产,全部财产待夫人过世后捐给慈善事业。他就是清华大学的创始人、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唐国安1873年14岁的唐国安离开祖国,作为第二批公派留美幼童生,远赴美国求学。六年后,他考取了耶鲁大学法学系。

1881年,还在耶鲁学习的唐国安因清庭之命,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唐国安回国后,看到国家的贫弱,内心一直在思考国家的出路。他在《劝告中国留学生》一文中写到:恃强凌弱是人类天性,中国的积贫积弱正是被人欺凌的原因。他把救亡图存的希望寄托在留学生身上:要拯救中国,就要对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整治,这项工作必须主要依靠在国外受过先进教育的学子去做,因为他们具有实用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开阔的视野,更能把握形势,施行救治,远胜于他们那古老学堂的兄弟。

190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打算将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用于派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唐国安参与了此事的筹划,并担负起了游美学务处的日常主要工作。

1909年9月,唐国安亲自护送47名第一批留学生赴美。为了做好留学生赴美学习前的准备,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西北郊的王府旧园——清华园原址上改建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取名“清华学堂”。因清华学堂是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建成的,所以清华又有“国耻学校”之称。当年在此学习的学生立志要发奋图强、一雪国耻。当年曾是庚子赔款的赴美留学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把办学经费拿去发军饷,学堂于当年11学停办。唐国安也付海牙参加万国禁烟会议。

1912年,唐国安从海牙回到清华时,学堂里只剩下他一人。此时的内阁总理唐绍仪是唐国安的同乡、同学,还是同宗同辈的叔伯兄弟。按这层关系,唐国安想在政府担任个一官半职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唐国安无心政治,一心办学。面对清华此时的情况,他没有转身离去,而是留下来,多方奔走,积极筹备复校。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学堂5月1日正式复学,唐国安被任命为清华学堂监督。唐国安在清华任上将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他出任第一任校长。做校长期间,他整合各部门权利,解决了上司过度干预学校管理的问题。他领导、参与制定了《清华学校近章》,确定了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清华学堂章程,对清华以后的办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想尽办法让庚子赔款专款专用,专门用来办学,不被政府挪作他用。唐国安抓住时机,扩大校园面积。他所做的种种措施,为清华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13年8月22日,唐国安因心脏病发去世,他是清华第一位死于任上的校长。他的遗体安葬在校园内,今已不可寻。《清华年刊》称颂他“坦诚、忠实、正义、富自我牺牲精神,是为国谋最大福祉的真正爱国者”。

当然了,看完上述的分析觉得还不够尽兴的话,也可以再看看大家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险的收益评测,再下投保结论:

全网同号:留学查一查,欢迎搜索!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留学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留学问题标签

美国留学中介
出国留学申请
加拿大留学中介
澳洲留学中介
英国留学中介

请关注留学查一查公众号
咨询客服为您进行顾问预约登记


点击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